政务公开?>? 新闻发布会
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三场)
文字实录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营商局(大数据局)副局长栾桦先生,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积极推进“数字辽宁”建设有关情况。同时,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义先生,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经济处处长刘洋女士也出席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一同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首先请栾桦副局长介绍情况。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桦: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即时比分营商环境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充分发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为加快辽宁“数字蝶变”,抢抓新一轮发展主动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一、以改革为突破口,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在省营商局加挂了省大数据局牌子,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大数据相关职能划转到省营商局(大数据局)统一管理,将营商环境、大数据、政务服务、信息化项目审批、建设和运维管理等各项职能归集到一起,由一个部门统筹推进。6月份,省政府成立了以刘宁省长任组长,向群常务副省长、慧晏部长、有为副省长、高涛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2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政策制定、工作协调、监督检查和重大决策等各项工作,强化数字化发展协同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高涛副省长兼任。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刘宁省长已经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调度部署。同时,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知名企业中选聘53名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等领域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组建了数字辽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外脑”,为数字辽宁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省营商局(大数据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形成了既分工又合作,权责明晰、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数字辽宁建设发展。二、以规划引领长效发展,不断健全保障体系。目前,我们正在编制《数字辽宁发展规划(2.0版)》,以及《辽宁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发展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辽宁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辽宁省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正在履行审批程序。“1+N”的规划体系和制度体系正在形成,“数字辽宁”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和改革路径进一步明确、规范。为做好今年工作,我们制定了《数字辽宁2021年工作要点》,确定了4方面15项重点工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构建全省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在数字政府领域,完善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加速政务数据融合、共享和应用,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政务服务网上实办率达到70%左右,移动端高频事项办理率达到60%,省级服务器上云率达到70%以上。在数字社会领域,推进城市、教育、医疗、文旅、就业、养老、乡村服务等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领域,实现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10%左右。同步印发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发展等4个实施方案,以及制造业数字化赋能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2个行动计划,明确了“数字辽宁”建设各项任务目标、具体措施、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落地实施。此外,今年还要制定出台大数据领域15项专项标准,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布局,加快完善数字化发展地方标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桦:
三、明确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目标,打造一体化数字政府整体架构。全力构建数字政府,坚持“统筹、集约、绿色、共享、应用、安全”原则,在供给侧、需求侧、管理侧、技术侧共同发力。在支撑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完善工作体系、构建制度标准规范体系、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管运分离的工作体系;对政务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采购、资金使用等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基础数据、技术平台、共享开放、安全管理、行业应用等标准规范;建立数字辽宁建设考核指标,形成常态化考核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针对数据中心建设分散、服务器云化比例低等问题,建设全省统一的集约化政务云、绿色政务大数据中心、高性能电子政务网络及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在资源要素能力建设方面,建设全省一体化资源管理系统和应用支撑系统。强化基础数据库及主题数据库建设。在以“一网通办”为核心的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深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辽事通”功能,不断拓展“一网通办”应用场景。在基于“一网统管”的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方面,建设智能决策指挥中枢、智慧监管体系、疫情智能防控体系、智慧应急指挥体系。对接各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提供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态势分析和辅助决策服务;加强对特种设备、用能单位能耗、生态环境等智慧监管。在实现“一网协同”的办公平台建设方面,建设“辽政通”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逐步实现省市县乡村全覆盖。
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大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桦:
四、精心规划一批项目,强化组织实施促实效。在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规划一批重点项目,坚持挂图作战,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推进落实。目前,初步确定重点推进项目491个。其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个,数字政府建设项目36个,数字产业项目118个,产业数字化项目220个。一是构建泛在感知、高速连接、高效协同、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夯实数字化发展“底座”。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普查,摸清了全省工作底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1+N”模式统筹推进全省政务数据中心建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在沈阳落地。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9个。即时比分上云企业已近7万户。二是强化数据整合共享应用,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组织各地区、各部门编制政务数据需求目录、供给目录,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目前,省、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经归集各地区、各部门数据总量151.51亿条、总容量67.62TB。三是强化数字社会建设。开展全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首批拟支持5个市、8个县(市、区)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创建首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举办首届“兴辽杯”5G应用场景大赛。四是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装备、农机等行业应用。组织数字化转型对接系列活动,撮合企业现场对接200余次,收集汇总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100余个。五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制定集成电路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资金配套政策,争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到引育结合,做大集成电路产业。截至目前,销售整机设备已突破100台(套),申请相关专利超30项。大力培育信创产业。20余户企业入驻辽宁信创产业园,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经聚集122家生态伙伴,数字生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数字辽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推进全省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推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下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国际在线记者:
目前,多个行业都在推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请问省发展改革委,即时比分在哪些重点领域开展了信用监管工作,成效如何?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经济处处长刘洋: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加强信用监管的组织实施,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即时比分依托信用评价体系,为守信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对失信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持续推进信用监管实施。截至目前,已在招标投标、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利、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统计、税收、烟草、海关、电力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在招标投标领域,即时比分推行企业信用报告监管制度,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通知》,规定相关类别信用等级作为投标资格的必要条件,根据企业信用状况,从D到AAA,共分十个等级。截至目前,即时比分经规范性审查在“信用中国(辽宁)”网站公示企业信用报告4.7万余份,有力净化了招投标市场。在税收方面,税务部门将纳税企业分为4级管理。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行普通发票按需领用,即时办理,对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简称“3连A”)纳税人退税、减免税事项由专人受理、优先办理,极大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2020年全省为“3连A”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1.1万笔。在另一侧,对纳税信用评价为C级的纳税人依法从严管理,发挥“指挥棒”作用。在进出口检验检测方面,海关部门将进出口企业分为4个信用等级。以查验为例,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办理业务时可走绿色通道,大幅降低企业通关成本;而对失信企业的查验率高达80%以上。随着信用监管机制不断创新,即时比分初步建立起“信用+行业监管”的信用监管模式。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助力信用环境改善的大方向,在更多领域推广信用监管,完善信用监管配套制度,并加强与其他“放管服”改革事项的衔接,进一步营造“守信处处受益、失信寸步难行”的良好氛围,全面加强辽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香港商报记者:
请问围绕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有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工作如何打算?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义:

  感谢您的提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作出了“着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工信厅制定并以两办名义印发了《“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1.0版)》。其中注重体现了用数字经济为“三篇大文章”赋能增效。“老字号”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原字号”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建设,提升石化、冶金、建材企业的设备远程运维、工艺改进、运行优化和质量管控能力。“新字号”做好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开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推动“三篇大文章”工作落实到位,今年年初,国清书记批示,“做好三篇大文章,工作要具体,责任人要具体,要项目化、清单化,要见实效”“要全员上阵,层层推进,坚持项目化,突出结果导向”。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落实国清书记批示精神,在项目方面,按照刘宁省长提出的“谋、立、推、建”抓项目要求,从国家政策、规划、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开放合作、服务企业等角度,共谋划 “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项目3501项,总投资2.3万亿元,其中,“三篇大文章”项目1490项,总投资5753亿元。特别是围绕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和智能制造、数据中心等领域谋划数字化转型项目271项,总投资1085亿元。会同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好要素保障等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建成投产。在清单方面,谋划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计划用三年时间,推动全省75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建设100个标杆企业,上云工业企业达到5万户。在政策方面,今年省财政安排了20.8亿元的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我厅配合省财政厅已经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先行启动8个专项,目前专项指南均已印发。其中针对数字化改造领域,围绕生产过程自动化、制造过程管理信息化等方面,采取直接补助方式,支持流程型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项目建设。下一步,我厅将持续用力,按照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模式,强化责任落实、协调配合和督查考核,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加快“谋、立、推、建”高质量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专项资金政策,下基层、进企业,开展政策解读,联合各类媒体加大政策宣传。组织各市认真梳理、推荐一批创新性强、技术水平高、对高质量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好项目,加强绩效评价和后续监管,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在此,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帮我们宣传,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谢谢大家!
  
辽宁日报记者:
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现阶段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请介绍一下即时比分近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举措?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字经济处处长刘洋: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智慧治理、智慧生活等各领域,是关系到城市整体发展布局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建设数字辽宁的总体安排。去年底,印发《数字辽宁发展规划1.0版》,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分级分类建设智慧城市。为系统化、标准化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以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即时比分参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准,围绕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政府、信息惠民、产业发展和组织保障等5个领域,制定了市、县两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其中,市级62项评价指标,县级57项评价指标。同时,制定全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试点创建工作。经过各市、县对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共11个市、18个县达到三星以上标准,申请列为试点,创建四星以上新型智慧城市。经组织专家论证、现场考察,即时比分首批拟支持5个市、8个县创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组织推进试点市和试点县建设,利用2年建设期,集中省内各方资源,全力支持推动试点市、试点县构建水平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高效的城市管理平台,以及便捷的民生服务设施,统筹推进城市智能化转型和产业创新发展,形成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典型示范,并在全省进行复制推广。
北国网记者:

  请问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方面,有哪些工作进展,下一步工作举措是什么?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义: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即时比分深入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发挥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成本竞争力。目前,全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智能制造就绪率,较2018年分别提高11.8、5.5和3.1个百分点。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引领。今年出台了《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方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促进撮合对接。今年召开3次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交流会,撮合200户企业与服务提供商对接,解决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三是推进试点示范。60个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和典型案例,其中鞍钢建成国内首个基于5G+云平台的带钢表面检测系统,获评全国“5G+工业互联网”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四是实施智能制造。推动沈阳特变、瓦轴、辽阳石化等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5.6%。五是培育新模式。全省实现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较2018年分别提高5.8、7.0、1.4个百分点。东软医疗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协同研发、大杨服装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5个项目获评国家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六是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培育“沈阳智能制造云”、“大连软件云”、等云平台20余个,上云企业超过5万户,其中工业企业1.5万户。下一步,全省将聚焦装备制造、原材料、消费品、绿色制造和安全生产“五大领域”,围绕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产品“六大模式”,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对重点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深度融合。对重点行业,实行“一行一策”,针对钢铁、石化、机床、消费品等领域,制定智能制造工作指南,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改造升级。对重点集群,按照“一群一策”,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集群内深度应用,打造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生产深度协同的特色产业集群。对重点园区,实施“一园一策”,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转型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的园区建设智能制造先导区。同时,组织开展对接交流、服务诊断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10月18日-19日,将在沈阳市举办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近期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发布,请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关注和宣传。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请大家积极做好本场发布会新闻报道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