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新闻发布会
“辽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八场)

文字实录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玉英: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辽宁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农涛先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辽宁全面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有关情况。同时,省文化演艺集团副主任杨世涛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奎伟先生,省广电局副局长朱文飚先生,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周铁民先生也出席了今天的发布会,将一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请农涛副部长介绍情况。
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农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省委先后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辽宁文艺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建设文化强省目标,推动文化建设始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中焕发新气象,为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有力舆论支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文化条件。
   1.始终坚持高举旗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建立完善情况通报、学习提示、书目推荐等制度,推动“关键少数”的学习由“软要求”变成“硬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68次,示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养成在吃透党中央精神前提下开展工作的习惯。全省各级各类媒体持续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专题专栏,推出一系列评论言论和重磅报道。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9场,编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前20卷),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厚的学理支撑。充分发挥全省五级理论宣讲体系作用,开展重大主题宣讲活动20余次,创新推出“农村大喇叭”宣讲、“聊事说理”等云宣讲,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始终坚持守土负责,全面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从顶层设计、督查落实、问责处分等方面拧紧“发条”,确保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十二届省委对全省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全覆盖巡视,十三届省委完成对14个市和省沈抚示范区的巡视。建立健全新闻传播监管体系,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全面规范新闻传播秩序。持续深化“扫黄打非”,近5年来累计收缴非法出版物、印刷品233.7万册(件),立案查办“扫黄打非”案件313件。坚持把互联网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开展一系列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持续开展“清朗”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3.始终坚持凝心聚力,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等,举办一系列成就展、文艺演出、主题活动等,推出一大批重头报道、文艺精品、融媒体产品,全省上下有力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昂旋律。聚焦迎接党的二十大,组织省直媒体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采访、“牢记嘱托辽宁实践”大型主题报道,组织拍摄《振兴之路》大型电视专题片。持续深化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主题宣传,开展“开放合作看辽宁”、“振兴发展看辽宁”等大型主题采访,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主题宣传,“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新闻发布,有力展示了辽宁振兴发展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全省4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激活用户688.8万人。创新加强对外宣传,成功举办中埃新春云歌会、“中孟情”文艺展演、“四海同心一起过节”、“中华文化书架”等品牌外宣活动,讲好辽宁故事,展示好辽宁形象。
   4.始终坚持成风化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力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宣传,成功打造一批主题公园、主题街(路)等示范点,充分利用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等进行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一系列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整理研究,充分彰显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底蕴和底色,大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推出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和30条精品线路,举办“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清明祭英烈”等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厚植人们的爱党爱国情怀。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出台《辽宁省志愿服务条例》,精心打造“雷锋学院”等品牌阵地,广泛开展“80,雷锋正年轻”、“春暖辽宁”等品牌活动,15个单位、13名个人被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增量进位、提质扩面,在乡村开展“文明乡风美在我家”活动,在文明单位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在校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在家庭开展“讲家史、传家风、颂党恩”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引导人们争做文明风尚的培育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王崇伦等10人(群体)被中宣部等九部委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孙景坤等7人(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曲建武等11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李昕陶等2人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25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全省上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日益浓厚。
   5.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电影《黄玫瑰》、小说《战国红》等15部优秀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剧《将军道》、话剧《干字碑》、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等舞台剧分获“文华大奖”系列奖项。电影《红尖尖》、出版物《王愿坚文集(7卷)》等40余部文艺精品在国际国内斩获大奖。话剧《北上》和《无风地带》、电影《守望青春》、电视剧《霞光》、芭蕾舞剧《铁人》、广播剧《有事找彪哥》等,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电影《钢铁意志》被列入中宣部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影片。辽视春晚10余年获得全国省级卫视春晚收视率总排名第一。开创性推出“又见大唐”、“又见红山”等特色主题展,“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览成为国家级精品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文化艺术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民读书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县县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广场,全省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持续推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省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和备案博物馆十年来分别增长15.6%、56.3%和90%。扎实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全省14个市、100个县(市、区)全部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政策和扶持资金,建立“项目管家”制度,服务重点文化企业1500余家。中国华录集团连续4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辽宁出版集团4次入选提名企业。积极推动“一圈一带两区”文化产业带和重点文化产业链建设,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5个、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1个、全域旅游示范区3个、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1个、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1个、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3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安排,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锐意开拓进取,努力拼搏奋斗,以辽宁文化强省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玉英:
谢谢农部长。下面进入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人民网记者:
请问省文化集团,近年来在推进辽宁文化强省建设方面作了哪些主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党委常委、副主任杨世涛:
近年来,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我们坚持以打造“辽字号”文化精品、建设“辽宁号”文化航母为目标,加大创作演出优秀文艺作品,深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有五大亮点和特色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拓辽宁舞台艺术新境界。创排话剧《北上》和芭蕾舞剧《铁人》《榜样》,复排演出经典作品《苍原》《八女投江》《干字碑》,以气势恢宏的历史大戏向建党百年献礼。打造彰显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创排话剧《天算》、歌剧《逐月》、芭蕾舞剧《花木兰》和舞蹈诗《月颂》等多部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打造辽沈地区演出品牌,辽宁省新年音乐会、辽宁省新春民族音乐会、中外芭蕾精品晚会等演出品牌不断深入人心。四年来,新创大型舞台艺术作品96部,完成各类演出1200场。文艺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中国故事辽宁篇章,宣传阐释辽宁“六地”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创作推出优秀文学作品和剧本239部,发表文学文艺评论文章228篇。
   二是打造“现象级”大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展陈理念,真正让国宝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策划举办“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三燕文化考古成果展”等大型主题文物展览66个,并连续三年斩获国家级展览殊荣,其中“唐宋八大家”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借助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策划举办“中华古籍传承与保护成果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专题展”等多项彰显家国情怀和时代风貌的文化展览和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温润心灵、凝聚共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致力文化共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增强人民群众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丰富文化供给,延伸服务链条,精心组织惠民演出、公益讲座、阅读推广、文化培训、艺术欣赏等各类线下线上公益文化活动近万场。
   四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开辟中华文化走出去新路径。先后组派28个团组367人次,赴1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芭蕾舞剧《花木兰》赴美、加巡演,将中国故事与芭蕾舞艺术融合创新;特别以“芭蕾+非遗”的强强组合方式亮相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博得观众高度赞誉,受到中宣部肯定。创新开展线上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策划举办云交响系列音乐会、线上文艺展演、文物展览交流等活动,均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花木兰》和“中埃5G云交响音乐会”被中宣部列为“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
   五是优化整合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项目。依托集团内文学艺术、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等各类文化资源,以项目制为抓手,与优质社会资本开展战略合作,探索文化产业全链条发展。精心打造招商项目参加文博会、服贸会,《花木兰》获评服贸会全球100个优秀示范案例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省文化集团被商务部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今年,集团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工作主线,将重点举办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和“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营造浓厚氛围。
香港商报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持续推进艺术繁荣发展,请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一下采取的举措和具体做法。下一步有何打算。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奎伟: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前进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推进辽宁文艺繁荣发展、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等重要文件,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大力支持,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创作展演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艺术作品,文艺事业在新时代辽宁振兴发展进程中持续繁荣。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我们发挥全省艺术创作规划的引导作用,把现实题材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振兴实践和红色主题作品列为重点创作选题。充分发挥国家艺术基金、现有省级艺术资金作用,进行引导扶持,持续实施重点舞台艺术创作和剧本扶持工程,推动文艺创作把英雄模范、革命故事、典型经验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今年公布的辽宁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选题目录中,规划新创作选题占60%。
   二是推出优秀作品。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进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工作机制,组织创作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加全国和即时比分重大展演活动广受赞誉。除了刚才新闻发言人点到的获奖作品以外,还涌现了芭蕾舞剧《花木兰》,话剧《孟泰》《祖传秘方》等10余部优秀剧目,获得国家重点扶持、资助和艺术奖项。我们大力扶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创作了海城喇嘛戏《杜鹃花开》、凌源影调戏《百合芬芳》等辽宁独有的地方戏曲,这些作品生动反映了当代基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组织全省文艺工作者以“艺”抗疫,用多种艺术形式,创作抗疫文艺作品万余件(组)。
   三是搭建展示平台。我们依托全省专业艺术资源搭建展示平台,每年举办全省大型艺术活动。十年来,我们成功举办了三届辽宁省艺术节,创作展演近百台剧(节)目,成为辽宁重要文化品牌。围绕重要时间节点,我们举办了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优秀剧目展演,2021年,我们举办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同时组织演职人员出色完成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参演任务。我们还常态化举办新年音乐会、地方戏曲展演、艺术类赛事等活动,不间断组织优秀剧目进京汇报演出或到全国各地巡演。持续开展公益惠民演出上万场次,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着力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出效益、出人才,让文艺辽军在推进文化强省进程中焕发更加绚烂的光彩。
中新社记者:
近年来,即时比分以“辽视春晚”、电视剧《霞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广播电视文艺作品在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十年即时比分广播电视精品创作情况如何?请介绍一下,谢谢!
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文飚: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广电局以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创优工程为平台载体,围绕创作生产优秀广电视听节目、剧目这一中心环节,通过采取项目规划、专家指导、评优推优、引导扶持、宣介推广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选题、重要项目、重点创作,推动“辽字号”广电视听精品不断涌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更好地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
   一是剧目创作成效显著。一批广播剧、电视剧,深耕现实题材创作,生动反映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载誉颇丰。电视剧《中国地》、广播剧《今生无悔》等5部作品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摘得“飞天奖”、“白玉兰奖”等奖项。电视剧《霞光》在央视播出,反响热烈。电视剧《昔有琉璃瓦》得到海内外年轻受众好评。十年来,广播电视剧目领域深刻践行“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重要要求,创作出很多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影视佳作。
   二是纪录片创作成果丰硕。十年来,我们持续加大纪录片精品扶持引导力度,一批优秀纪录片聚焦重大主题、深入火热生活、扎根人民群众,成为“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影像志。像《李兆麟》《红星闪耀时》等“三重”题材作品,列入庆祝建党百年广电总局重点项目,《李兆麟》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让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闪耀荧屏。《手艺辽宁》等作品,深挖精展辽宁历史文化资源,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有《羽翼之上》《黑尾鸥之生死》《大湿地——红海滩》《稻乡澎湃》等大奖作品,饱含人文情怀,照应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伟大实践。
   三是视听节目质量加速攀升。十年来,全行业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标准,推动精品节目量质双提升。《辽视春晚》享誉全国,彰显了辽宁文化底蕴。《八千里路英雄情——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创新文化润疆内容和形式。《大山里的“摩托书记”》等一大批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党徽闪耀映初心》等20余部全国优秀少儿节目,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见信如面》等全国创新创优节目,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结合。《国歌在这里诞生》《铭记》等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和网络视听节目,让主旋律更强劲。
   四是“走出去”不断取得新突破。着眼讲好中国故事,我们持续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动画片《罗米熊与丹米兔》、纪录片《巢里巢外》实现即时比分同类型作品首次走出国门。规划实施《渔夫与海》《辽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大奉国寺》等一批重点外宣项目。“译配中心”组建运行,出海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目前,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全省广电系统正大力推进一批重点创作,力争推出更多有意义、有意境、有意思的视听食粮,助推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日报记者:
近年来辽宁冰雪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辽宁申办第十五届冬运会引起了热议,请介绍一下辽宁申办冬运会的有关情况。
辽宁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周铁民:
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指示批示,积极申办第十五届冬运会,实现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跨越式大发展。2021年12月31日,辽宁省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递交了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申办函。辽宁申办冬运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和大力发展“寒地经济”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将进一步优化辽宁省经济发展布局,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将供给侧改革引向深入。
  在北京冬奥会周期,辽宁省冬季运动项目取得飞跃式发展,运动队伍由100多人增至近千人,项目布局实现了从个别项目到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覆盖。2022年北京冬奥会,辽宁省共有17名运动员和18名教练员参赛,最终获得1金、1银的历史最好成绩,参赛人数、参赛项数及运动成绩均创历史新高,为中国代表团实现“全项目参赛”和“夺取最佳成绩”作出突出贡献。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百万市民上冰雪”和“辽宁省全民冰雪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社区等“七进”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据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全国总人数达到3.46亿人。辽宁省有2300万人排名全国第4位;从冰雪运动参与率看,辽宁省是53.83%排名全国第3位。
  辽宁现有10座室内滑冰场、32座滑雪场,提档升级后具备一定的承办冬季运动比赛项目的能力,在现有场馆基础上,将规划分别在沈阳、抚顺筹建“辽宁省冰上训练中心”和“辽宁省雪上训练中心”为辽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申促建,提升能力”的目标。谋划好“后北京冬奥会时代”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发展。
中国旅游报记者:
请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奎伟: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统筹部门通力协作,各地积极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省文化和文物系统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凝聚新共识。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出台5份专门政策文件,编制实施一部专项规划。省人大加强执法监督,省政协积极建言献策。政策供给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压实主体责任,建立省市县文物安全巡查机制。十年来,即时比分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5.6%和56.3%,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增长54.7%。一批辽宁独有的传统戏曲得到有效保护。3573部珍贵典籍入选《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文化遗产传播广受关注,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二是文物保护与考古取得新成果。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批革命文物调查,在全国率先完成石窟寺专项调查。实施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工程300余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国家级文物保护示范区和革命文物保护片区等重大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推进“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考古中国课题,专项调查和大型聚落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两项水下考古调查列入国家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侦破“红山大案”,成为全国打击文物犯罪经典案例。“考古前置”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抢救保护一批珍贵文物,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坚决纠正,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三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现新形象。博物馆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参观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非遗传承机制、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体系健全完善,建成各级非遗传习基地(所)、非遗展示馆共计670个。建设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30个。保护研究、阐释宣传“六地”核心红色资源价值,红色旅游、研学教育、数字展示等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展现新活力。策划举办“又见大唐”“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等博物馆主题文物展和全国“首届红山文化论坛”“长城文化论坛”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和业内广为赞誉。举办“展览+图书”“展览+互联网”等珍贵古籍经典展览,宽视角、多元化地展示和揭示中华优秀典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四是文化遗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法律制度日臻完善,颁布实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辽宁省古塔保护办法》,各地出台实施地方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文化遗产领域“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财政投入稳中有增,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文物、非遗和古籍等保护资金十年累计20多亿元。文物考古机构、非遗保护机构得到加强。支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广大历史遗产工作者践行保护传承弘扬责任,一批优秀传承人和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受到国家表奖。
辽宁日报记者: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方面,省文化集团推出了哪些优质的文化惠民活动?
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党委常委、副主任杨世涛:
省文化集团主动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全省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打造服务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近年来,推出惠民演出、展览展示、名家讲座、阅读推广、课程展播、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各类线下线上文化惠民活动近万场,惠及群众数千万人次,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主要有三大亮点工作:
   一是文化为民,提升阵地服务品质。集团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不断提高服务效能,策划推出了辽宁新春民俗展、新春生肖文物展、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群众文化系列展演、非遗系列展示展演、文物艺术品交流会、文化旅游咨询服务等内容丰富的阵地活动。四大院团联合辽宁大剧院、中华剧场为观众提供专场惠民演出或惠民票,以公益性和低票价吸引大批百姓走进剧院。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每年派出近百支文化文艺小分队,深入乡镇、社区、厂矿、军营、学校开展活动。特别以“扶志”为抓手,通过文艺演出、阅读推广、惠民活动、公益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和服务,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2021年集团获得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充分发挥省级文化单位龙头作用,打造了红色文艺轻骑兵、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美术馆、全民读书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动漫进校园、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群众文化万村培训工程、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等等众多叫得响、传播广、影响大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得到了百姓的点赞。我们还注重将流动服务与文化志愿者相结合,吸纳了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长年坚持并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省博物馆志愿者历史文化宣讲团荣获2021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创新驱动,推进数字服务建设。聚焦数字赋能,重点打造数字文化集团,以“管理一张网、协同一平台、调度一中心、标准一体系、服务一片云、支撑一团队”为建设目标,开创数字管理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模式。建设辽宁文化云平台并打造成为目前国内最先进、内容最丰富的地方文化云,被文旅部评为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着力推动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非遗展示馆的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数字化智慧化。广泛开展“云剧场”“云阅读”“云展览”“云直播”“云课堂”“云旅游”等网络和数字文化活动,其中“全国京剧票友线上展演”被文旅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省文化集团将立足本职,继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惠民活动。
辽宁广播电视台记者:
近年来,广播电视正从“听到看到”到“听好看好”发生转变,请介绍一下,这十年,全省广播电视行业在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尤其是“硬件”建设方面,谢谢!
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文飚:
广电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关系千家万户,关乎行业未来。十年来,全省广播电视行业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前沿,聚焦精准对接群众新需求,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实施高清数字化改造、应急广播建设、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广电5G建设等重点工程,推动全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大踏步跃升,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全面、更精准、更便捷、更安全、更优质的视听文化服务。
   一是广电网络呈现全覆盖、高清化。近年来,我们高质量完成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程,全省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实现了全覆盖。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和无线发射台站的数字化改造,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全省117座无线发射台站实现12套中央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全省广电制播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省级1个上星频道和7套地面频道已全面实现高清化。
   二是广电制播趋向融合化、立体化。这些年,全行业因地制宜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优化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分发的全媒体制播流程,推动“北斗融媒”“云盛京”等媒体矩阵和新闻客户端建设,助力县级融媒体建设,加强科技赋能和“破圈”传播,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宣传和日常宣传中,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媒体视听传播格局,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进一步丰盈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广电服务迈向智慧化、综合化。十年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已建成应急广播省级平台、11个县级平台和277个乡镇平台,在理论宣传、政策推广、疫情防控、防灾救灾、服务“三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行业积极融入文化强省、网络强省、智造强省等重点战略,加快智慧广电平台、广电5G网络建设步伐,做好“广电+”这篇文章,不断深化“广电+政务服务商务”模式,打造出“北方云平台”“全媒体会客厅”等大批成功案例,辽宁广电5G网络已投入商用试运行,持续提升广电视听综合服务供给效能,更好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接下来,全省广电行业将围绕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广电建设等,继续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不断提升群众的视听服务体验。
央广网记者: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方面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辽宁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周铁民:
十年来,辽宁体育围绕“健康中国、运动辽宁”建设,以健身促进健康,以健康推动小康,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运动健身乐趣,享受到更多更便利的体育场地、设施,国民健康指数节节攀升。“徒步辽宁”、“骑行辽宁”、“攀登辽宁”、“追球辽宁”、“杨帆辽宁”、“冰雪辽宁”等“运动辽宁”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每年有组织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2000多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6.49%,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更加亲民、便民、惠民,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42平方米,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8.94%。
  在竞技体育方面,辽宁健儿在赛场上为祖国争光、为辽宁争气,在近三届夏、冬季奥运会上,辽宁培养出郭跃、李娜、孙玉洁、郑姝音、丁霞、颜妮、崔晓桐、刘洋、徐梦桃等共9位奥运冠军;目前,辽宁省共有32名运动员获得31个奥运会冠军,获得冠军数量全国排名第一。辽宁“三大球”备受瞩目,辽宁男篮十年内两夺全运会冠军,两夺CBA总决赛冠军,六次打入总决赛;今年大连市被确定为“十四五”时期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中国女排三次获得奥运冠军,辽宁运动员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辽宁体育产业得到强劲发展,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12月,辽宁出台了《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规划了“一带、二路、三核、九区”体育产业发展布局,推出了119个重点体育产业发展项目。同时,辽宁体育装备、体育旅游、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赛事等业态都在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最新数据显示,即时比分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079.21亿元,增加值占当年全省GDP比重为1.45%。
  十年来,辽宁体育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振兴发展中“强身体、鼓干劲、促振兴”的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玉英: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请大家积极做好本场发布会新闻报道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